0人評分過此書

儒家文明,最強大的統治工具:孔子思想如何經過五階段改造,從民主思維變中央集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5960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孔子為何周遊列國?因為沒有一個國君想用儒家治國,他只好到處教書遊說。
◎秦國用法家統一天下,漢高祖劉邦用道家蓄積國力,直到漢武帝登基,儒家才被注意。
◎儒學為何從沒人理,轉眼變治國工具?這得從董仲舒的「解釋」說起。
◎儒學就像作業系統,幾千年來更新過四次版本,孔子的儒學不等於現在的儒學。

作者馬大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學特聘教授。
曾被推舉為最受歡迎的中文教授。

在本書中,他將儒家文明分為五個時期:
孔子奠基期、孟子成熟期、兩漢經學期、宋代理學期和明代心學期。

解析儒家思維是如何像電腦作業系統一樣,歷經四次的版本更新,
從原本的中庸之道、民為貴、君為輕的民主思想,
一步步變成君權神授,天人感應,
成為各朝代帝王穩固皇權的最佳推手。
就此儒學變成帝王學,開啟了千年以來人民為皇權奴隸的中央集權體制。

◎孔子的儒學,是教你如何當君子
《論語》中,仁字出現了104次,禮字出現74次,
孔子的重要理念「中庸之道」,更成為宋元以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這個具有人道主義的思維,為何不被當時的統治者如春秋諸侯或秦國採納?
因為亂世中,做君子的好處太少,當小人能得到的利益比較多。

◎孟子是民主思想的啟蒙者,但被後代皇帝刪掉了
孟子思想的最大亮點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套民主思維後來為何會消失?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君為輕」三個字,就把《孟子》一書狠狠摔地上,
刪節版《孟子》就此誕生,往後一百年,學生學到的孔孟儒學知識都是不完整的。

◎因為董仲舒的「特殊解釋」,從此百家遭罷黜,皇帝獨尊儒術
秦國用法家思想滅六國一統天下,漢高祖劉邦用道家治國,修生養息,
兩大皇權都對儒家思維沒興趣,直到漢武帝劉徹時期,
董仲舒為了拍皇帝馬屁,重新解釋,儒術從此轉化帝王術。
他口中的儒教,跟孔孟闡述的儒學,哪裡不一樣?差在造神。

◎宋元明清重新詮釋儒學,想當官者必讀四書
宋、元之後,孔子的《中庸》又重新被提起,
因為它教你用大學之道維持國家秩序。
儒學家朱熹更讓《四書集注》成為為官者的必讀聖書。

至於為什麼是宋朝與明朝,跳過了大唐盛世?
因為東漢黨錮之禍殺害許多知識分子,儒家文化走向低谷;
南北朝興盛佛教;至於唐朝則儒、釋、道並重。
直到韓愈寫的《原道》為儒家文明打下基礎,在宋代發揚光大。

打天下靠武力,龍椅要坐穩就靠統治,
儒家思想如何經過五階段改造,從民主思維變中央集權,
而且延續千年「至今」不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