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修身」到「工夫」:儒家「內聖學」的開顯與轉折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524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5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源遠流長的「修身」傳統大致可劃分為四個時代:(1)隨著遊士階層出現,而於春秋戰國之際形成了德行培育的時代,修身目標是「君子」,修身焦點是德性與德行的培育。(2)隨著平民社會的到來,而於唐宋變革之際形成了心靈操練的時代,「工夫」目標是「成聖」,工夫對治的焦點是「意念」,工夫修煉範圍、深度均有重大拓展與深化,多元化、專題化的工夫技術日趨流行,「復其初」工夫論模式取代了先秦的「擴充」與「改造」模式。(3)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蒞臨,而於清末民初之際形成了「過渡時代」,「覺悟」(「覺醒」)成為修身的關鍵字,修身的目標是培育「新君子」(國民、公民)與「新聖人」(「革命聖人」)。(4)當今,我們正在步入一個「人禽之辨」的2.0版本(「人機之辨」)的時代,一個如何修身乃至修身是否必要皆成為問題的時代。

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儒家內聖學的開顯》,嘗試將儒家的修身傳統刻畫為軸心期突破的一個主題,並刻畫孔子「修己以敬」在儒家修身傳統所開啟的「為己之學」的基本特徵。第二部《儒家內聖學中的反省向度與修煉技術》,檢視儒學修身傳統中自孔子孳乳而至宋明粲然大備的反省技術與類型。第三部《儒家內聖學的轉進》,從「朱子時刻」入手,對朱子所創闢的「獨知」話語進行長時段、歷時態的分析,以期由此管窺儒家內聖學由先秦德性的培育時代轉向宋明心靈操練時代的內在理路與基本特徵。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