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CARE:6大原則×5大層級,啟動兒少關懷的正向循環

出版日期
2024/08/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0599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8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彙整上百家兒少服務機構經驗X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術能量, 如今「CARE照顧模式」不僅是專業助人工作者的日常實踐守則, 更發展為全球具指標性的家外照顧認證流程。 獻給助人工作者的增能寶典, 6大原則X5大層級,有效支持逆境兒少走過生命中最艱困的時刻! 面對原生家庭失能的逆境孩子, 要如何創造「以生命改變生命」的有利條件? 面對從生命早期便遭遇變故、照顧疏忽或受虐的孩子, 如何為他們打造一處足以撫平傷痛,重新建立信任關係,進而找回自身價值感的處所? 一本經過上百家兒少服務機構實踐,匯聚近二十年兒少專業照顧工作者的智慧結晶, 帶領你—— 掌握「關係為本X創傷知情X發展焦點X能力中心X家庭參與X生態導向」6大原則, 含括「外部組織X領導管理群X督導X照顧團隊X孩子&家庭」5大層級, 兼具理論研究與關懷照顧實務,全面&系統性打造有助於兒少正向發展的關懷地基。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陳毓文讚譽: 「這本書提供了如何與孩子共同生活、如何傾聽他們的心聲,並如何回應他們需求的策略。這些策略不僅對於安置體系或機構的工作人員有所助益,其實對於所有與兒少一同生活的成年人來說也同樣重要⋯⋯」 陪伴逆境兒少,從研究到實務層面,都建議掌握六大原則—— 關係為本: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位「毫無來由為他們瘋狂著迷」的大人! 創傷知情:改變對經歷逆境孩子的看法,從「你有什麼問題?」轉為「你發生什麼事?」 發展焦點:聚焦並幫助遭受逆境創傷的孩子,培養得以健康發展與成功學習的挫折復原力。 能力中心:聚焦於孩子的優勢,將目光轉向孩子做了哪些事&哪裡做得很好。 家庭參與:無論過往如何,持續維繫並強化孩子與家庭、社區與文化的認同關係是重要的。 生態導向:打造關懷和支持的環境,為孩子提供如何關心自己與他人的典範。 然而,回到務實的日常陪伴照顧, 從第一線照顧陪伴者、照顧團隊,到社工督導、機構管理群甚至孩子的原生家庭, 到底該怎麼做?如何著手?基本的照顧思維需要有哪些改變? 如何才能讓各方利害關係者彼此合作,「協同一致的」將孩子福祉置於核心? 關心兒少權利福祉,強化社會安全網, 不應只期待第一線社會工作者的肉身奉獻; 如何從組織制度面著手,協助逆境兒少工作者跨越專業照護的缺口? 《CARE》正是一本提供本土與國際接軌,具備系統性關懷架構的實踐指南。 誠如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點出: 「在台灣,照顧常被視為一種本能與直覺行為,甚至照顧的「價值與重要性」也常在經濟效益、成效導向的評估之下被輕賤看待,而這種觀念正是忽略了照顧的專業素養和核心理念。 許多工作者在無力整理實務智慧、缺乏照顧自信,甚至是在社會文化的期待之下,僅能以愛心跨過專業照顧知識的缺口,而《CARE》一書正是為了填補這一個鴻溝。」 【適讀對象】 ➢ 陪伴逆境兒少、脆弱家庭等第一線助人工作者 ➢ 建立適合兒少身心發展的安置機構、團體家庭與寄養家庭 ➢ 須面對脆弱兒少的學校老師、心理師、特教輔導老師等泛教育工作者 ➢ 助人工作機構的領導管理群,社工督導,社福機構經營者,社福政策決策者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