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醫學,巫術到科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5134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火槍發明於16世紀,當時治療槍傷竟是用熱油、烙鐵燒灼傷口!電影是真的……。
◎頭痛,放血吧;胃痛,放血吧;莫札特、華盛頓等人,就這樣被「放」死了。
◎女病患太胖,醫生無法用耳朵聽出她心臟的毛病,聽診器就這樣誕生了。
◎愛美不惜躺上手術臺?整形的背後推手,其實是戰爭與梅毒。
◎疫苗的發明歷經無數磨難,最後竟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找到解答!

人的出生就是一道鬼門關,一旦難產,極可能母子雙亡。
後面還得對抗百日咳、破傷風、白喉等傳染病……。

感冒發燒也曾是嚴重疾病,拉肚子更有可能把命給賠了。
假如有大規模的瘟疫流行,人口動輒腰斬減半。

為了「活」,從古至今,人類有近乎瘋狂的執著和舉動,
像是用烙鐵治槍傷、把病人打昏再手術,
什麼都能拿來治病、什麼方法都願意嘗試。

從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祖傳祕方、到民間偏方,
人類的醫學發展,就是一連串從巫術到科學的演變。

本書作者吳京平,擅長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深奧的科學變故事。
他的博客《科學史評話》系列,總播放量超過五千萬次!

這次,他帶領讀者一窺人類與自然最長久的博奕──醫學的歷史。
讀完書後你會發現,瘋癲與文明之間,經常只有一步之遙。

◎聽完那些古早療法,你會慶幸自己活在現代
16世紀火槍被發明,當時治療槍傷的方法──竟是用熱油、烙鐵燒灼傷口!
因為他們相信黑火藥含有劇毒,只能靠高溫中和……。

放血很可怕?問問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他還享受了更「尊榮」的服務。
放血、灌腸、催吐、燙出水泡……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手段,只為治療輕度中風。

◎治病還是要命?由理髮師動刀的外科手術
以前所有動刀的技術活,都由「理髮師」而非醫生來執行。
從手術、縫合到處理傷口無所不包,
現今你看到的三色理髮燈,其實就是血管和繃帶的象徵。

早年的護士工資極低,只有底層階級婦女才願意從事。
直到南丁格爾打造專業護士隊伍,要求職業精神,才開始有正常收入和社會地位。
護理先驅不只南丁格爾,還有一位也同樣堅守崗位,卻因膚色問題被遺忘。

◎難產的解法、手術的麻醉,這些發明不過短短幾百年
生孩子以前不算是醫學,一旦難產,大多時候就是等著為孩子收屍。
直到張伯倫家族發明的產鉗,「母子均安」才成為常態。

麻醉技術直到19世紀才發明,以往的手術,難道要把病人灌醉或打暈?
──猜對了。或者乾脆清醒動刀,讓病人忍受鑽心剜骨的痛!

◎先驅總是孤獨,醫學先烈們,大多不被理解
第一位提倡洗手、消毒的醫生,卻被迫害進精神病院、抑鬱而終。
腳氣病的問題出在「吃」,但最早提出飲食療法的軍官卻被全體士兵抵制!
曾有一款專治孕吐的神藥,孕婦愛不釋手,卻全然不知它會導致胎兒畸形。
最終靠一位力排眾議,全力阻止其進入市場的小公務員,才挽救了無數嬰兒。

為了「活」,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祖傳祕方、民間偏方,
人類全用上了!讓人驚嘆:這你也想得出來!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