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離見之見:優人神鼓與劉若瑀之看見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5319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優人神鼓」就從傳統、從土地、從台灣的山林裡長出來,
他們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更走向世界,
為每一位讀者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

從身體力量到生命省思
優人神鼓的追尋與淬鍊
劉若瑀的重溯與重塑

你的後念,永遠在挑戰你的前念
何不讓回憶,成為落地的塵埃
也才能找到內心那個離見的看見

回首過去,總有一種離開了才看見的明白。
人在追逐的時候,一心尋找答案,
但要尋找一種不能有答案的尋找,
這一路上要提起放下、提起放下……。

故事從一九八五年夏天說起,
劉若瑀從加州森林帶著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所給予的,
關於生命、藝術,與自身文化關係的疑問回到台灣。
她自問:我是誰?我的根在哪裡?

惶惑中,她逐漸明瞭,放下,是另一種開始。
她要尋找的,是大師在找的事情,不是抓著大師過去的東西不放。
她回到自己的古老文化中摸索與追溯,重新長大。
而「優人神鼓」就從傳統、從土地、從台灣的山林裡長出來。

他們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更走向世界,
為每一位讀者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

這一切過程,不只是學習,更是了解──
了解自己、了解舞台不是成就自己的地方,
而是看見自己的機會。
──劉若瑀

專文推薦
吳靜吉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汪俊彥 康乃爾大學劇場研究博士、表演與文化研究學者
羅伯特(Robert van den Bos) 國際藝術經紀人
黃誌群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

她喚醒了過去的記憶,原來讀國劇,原來在台灣和一群從地板動作爬起來、跳起來、演起來、生活起來的戲劇DNA。回到台灣背負葛托夫斯基的訓練和警語,開始探險尋根,從傳統、從人間、從山水,一路呼朋喚友,囊括當下仍然活躍的四海表演兄弟姐妹,探險摸索。
──吳靜吉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這是一本關於優人的故事,但我更願意將這本書讀作是若瑀姐一人的「溯計劃」──她既憑著一己之力的記憶,向過去的時間索討並加以銘刻,而讀者又在她的重溯與重塑中,讀到單憑過往任何戲劇史的整理歸納,絕無法輕易解釋或認識的情感、關照、猶豫與動力,因而讓時間也具備了離見之見的可能。這是這本書引導讀者的離見之見。
──汪俊彥 康乃爾大學劇場研究博士、表演與文化研究學者

優人神鼓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冥想、擊鼓、武術、太極與舞蹈,揉合成雅俗共賞的故事,連結了東方與西方。這是優人神鼓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劇場,尤其是不同於東方劇場的特別之處。他們的創作做為當代台灣的典範,神聖而靈動。
──羅伯特(Robert van den Bos) 國際藝術經紀人

這本書,我看見優人三十五年的來時路,覺得不可思議!當初的熱情與追尋,延續到現在仍不止。對於創團時的老團員、優人神鼓時期的團員,到中生代,以及現在還在團裡工作的團員、行政同仁,我要向曾經在優工作的每一個人,衷心地,深深一鞠躬。
──黃誌群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