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臺灣紀念版)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糧食是社會變遷的鏡子



  臺灣實農教育法通過之限量紀念版

  各大學與社區大學食農教育相關課程推薦選書



  隨著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公民退位為消費者;生產者與消費者、農村與都市的矛盾逐漸拉大。繼之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發展主義與對環境、生態的不當掠奪,後果就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糧食問題,甚至危及人類生存尊嚴。



  食與農從人們對飲食認知出發,藉另類食物選擇(網絡)的呈現,擴及農業生產、品種改良、食品加工、廚藝呈現的統整並觸及各類的矛盾,甚或基因改造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衝擊;延伸人民生活在鄉村的種種可能,意味著地方社會的再認識,地方並非空間場域而是歸屬、記憶、認同、味覺、風土與習慣的形塑之處。



  簡單來說,臺灣和日本的「食農問題」有相當多可以互相參照與學習的地方,先不論許多新興的概念,如「里山里海」、「社區營造」、「地方創生」都淵源自日本用語,我們的日常飲食更摻雜了不少日本要素。本書集結日本食農專家的十四篇專論,探索食農議題的各個面向以及建構新倫理,讓讀者再度從消費者化身公民,奪回自主權。



專文推薦



  前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蔡培慧

  開學文化發行人 顧忠華



特別推薦



  臺灣立法院院長 游錫堃

  食育力五星級城市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



  (以下依姓名筆劃排序)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 王俊秀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李丁讚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周素卿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陳東升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

  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曾旭正

  前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蔡培慧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