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丈夫守則與「齊家」之道:清代家訓中的男性建構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95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清代男人藉由建立一套丈夫與「齊家」之道守則,展現自身「男性氣概」!

  在父權至上的傳統中國社會,儒家提出「大丈夫」是男子有志氣、有作為的概念,體現了男性對自身價值的追求。要達到社會上對「大丈夫」、「男子漢」、「鬚眉」等期許,男性面臨種種挑戰,在外要獲得成就與地位,在內要懂得「齊家」──家訓就成為相當合適的研究資料。
  家訓是男性長輩對家人的教誨訓示,而「為人夫」的論述,可提供深入探討男性自我角色的認知,以及男性與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書研究時段集中在家訓蓬勃發展的清代 (1644-1912),除了因為清代撰寫家訓的男性範圍涵蓋不同階層地位外,同時也是傳統思潮向新思潮過渡的重要時期。其中,清代撰寫家訓的重要人物包含左宗棠、李鴻章、林則徐、曾國藩、鄭燮、孫奇逢、梅文鼎;而著名作品有《聰訓齋語》、《曾國藩家書》、《蔣氏家訓》、《孝友堂家訓》等。
  本書集中探討「夫道」的內涵,審視清代家訓中男性人格的呈現及他們對家中女性成員關係的管理觀念,與此同時,亦會探討清代男性所受規範。期望本書以丈夫為主要探究對象,可為清代性別史研究作出增補與貢獻,並對理解清代夫妻關係有進一步的啓發。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