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動物保護的公共治理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401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西方國家在動物保護議題上,雖然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但相較於其他主流議題,動物保護運動者,不僅人數較少,也較常訴諸情感,而相關的理論著作尚屬不足。直至最近二十年,「人與動物關係學」出現之後,企圖從跨域的視野,更客觀與更系統性地去釐清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即使如此,動物保護的公共政策,仍未臻主要的地位,該門學科對於動物的不利處境,仍止於被動的描述,而非主動倡議動物保護。因此,關心動物權益人士於是發起了「批判性動物研究」。

相較於「人與動物關係學」,批判性動物研究的發展歷史,其實更短且有待成果上的擴大。本書作者即以「批判性動物研究」的立場,希望能將過去「人與動物關係學」的研究發現,結合其本身所學的「公共政策」學科基礎,建構出符合實務運作的「動物保護公共治理」理論。

人類與動物的互動關係究竟為何?作者認為這是一種政治「權力」上的運用,不同的動物所受到的不同對待,是因為人類政治「權力」壓迫的強度不同所致;作者將這種權力運用分成三個類型:體制內的權力、政治經濟系統的權力,以及意識形態的權力。這種不同層次的權力壓迫,要推動成為一種社會運動,就需要採取不同的動物保護治理策略,而且層次越高難度也越高。

關於這三種權力途徑的壓迫,作者提出三種治理策略:落實政策執行績效、降低政策交易成本、採取深度實用主義。針對每一類政策,需從不同的政策輸入、政策執行及政策輸出的角度,對多元的公共政策主題,提出不同的治理手段,最後形成十種不同的治理手段。公共政策領域近年興起的「審議民主」、「組織再造」、「社會企業」、「績效管理」、「公私協力」、「利害關係人分析」等治理方法,在保護動物的不同情境中,皆能產生其正向的治理效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