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冷戰後核武的角色與威脅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675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冷戰結束了,但核子時代並未結束。核武在冷戰時期國際關係的運作上扮演重要角色,當時形成「相互保證毀滅」嚇阻戰略的核武力量結構及科技,並未在冷戰結束後改變及消失,核武仍對冷戰後國際關係之運作存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是朝向核擴散或無核武世界呢?當核大戰的末日恐懼不在,核武應只用於嚇阻核武之使用嗎?冷戰後出現「以強制瘋」的核武新角色,以及攻防兼備的新嚇阻觀,更能維持世界和平嗎?恐怖份子可能使用核武威脅國際安全嗎?

本書指出冷戰結束後核武角色的相關爭議與威脅,是國內中文論著中少有對此所做的全面、完整而深入的探討。尤其我國所處的東北亞地區,目前乃核武擴散最令人擔憂之處,對我國的外在安全環境亦構成不小衝擊及挑戰。本書在討論核武角色與威脅時,也都對其對我國的影響做了深入探討。

當美中的相互核脆弱性形成,中共核武一小時內便可摧毀洛杉磯時,我們能相信美國會願意犧牲洛杉磯來拯救臺北嗎?當北韓核武發展難以阻止,東北亞核武擴散骨牌效應會出現嗎?尤其是日本。當法國總統說北約已經腦死,歐洲嚇阻概念在1990年代曇花一現的討論,會再度出現嗎?本書將有助您去思考上述問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