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758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沒有堅固的政治監督與公共參與基礎,就不會有健全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成熟與深化,主要建築在公民社會是否有成熟的公共參與;如果沒有發展成民主社會,就不會有堅固的政治監督與公共參與基礎,也不會有健全的民主政治。因此,在這些發展基礎之上,國家便會逐漸從以政商代議、政黨與政商利益為主的國家,發展成為以國家、社會長期利益為主的政治;也會從選舉動員(政黨與政商動員)國家,發展成為公民社會治理與政策動員的國家;並從政商代議國家,發展成為新公共代議國家。

  在公共治理與地方治理的過程中,經由對政黨權力與能力、以及對政商結合的結構的批評,也會促成專業、私利與公共利益的合作與平衡,並從這些私利與公共利益的衝突及治理協議過程中,加深政治、政黨與代議者的權力責任,進而轉化政治與社會的衝突,而達成了政黨、政治與社會之間的協力合作與信任。甚至進一步也會促進各階層社會代表與代議者,與政黨及各階層議會代議者之間的協力合作與信任。經由這些公共治理參與的過程,更將有助於政經社會反省、和解與協力合作的增長,因而共同連結新政治、新政黨與新社會力量的發展,推展新政經社會的未來。

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社會系博士後研究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東京大學法政學科訪問教授
.荷蘭萊頓大學國際亞洲研究院(IIAS)臺灣講座教授
.臺大「連震東先生紀念講座」法政講座
.臺灣公共行政終身研究獎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行政副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研究領域
.地方政府與自治、地方治理、地方與區域發展、府際關係、臺灣政治發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