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為什麼繁體字比簡體字好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863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簡體字是中國漢字改革的過渡工具,其目的是消滅漢字改用拼音文字。
◎使用繁體字並不會使識字率降低,那為何要丟棄文化的根本?
◎透過歷史、文化、筆劃、字義等多項分析比較,證明繁體字優於簡體字的事實。

1918年,《新青年》提出「廢除漢字」的主張,認為漢字落伍又難學、難寫,中國應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但100年後,具有獨特文化特性的漢字依然屹立不搖,只是中國改用了簡體字,讓漢字本身的文化意涵退去不少,因此作者大聲疾呼支持繁體字,千萬不要被簡體字取代了。

自從中國推行簡體字之後,全世界的華人就不斷地辯論簡體字的利弊。贊成簡體字的人說推行簡體字是為了掃盲,而且文字的演進趨勢是「由繁變簡」,反對的人則批評簡體字破壞漢字的造字規則和美感。

作者主張中國應該改用繁體字,因為上個世紀大陸推行簡體字的目的是為了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也就是說,簡體字「出現」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漢字,它只是中國由「漢字」走向「拼音」前的過渡時期文字。

中國多次公開表示會極力維護南海「祖產」,一寸領土都不能丢,結果中國大陸在上個世紀差點就把漢字這個寶貴的「祖產」丟掉,差點全面改用拼音文字,今天的中國人知道後能不感到汗顏嗎?

干干先生是個年逾六十的糟老頭,雖已行將就木,但仍關心繁體字的未來,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繁體字在臺港澳以外的華人地區重新開花結果。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