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人文學,翻轉企業未來!:Google、Apple、Intel正在找的人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939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技術導向」的企業守則不再是唯一生存之道,有時1%的差異更是決勝關鍵──就是「人文學」!
Google、Intel、Apple、SAMSUNG、KIA、Volvo、ROLEX、星巴克、可口可樂愛迪達、TOMS、樂高、暴雪娛樂、任天堂、樂天集團……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產業都有一個共同點:人文學為什麼一流企業都開始重視人文學的培養?因為,人文素養在技術差異日益縮簡的情況下,更能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全球最大連鎖咖啡店星巴克為何將人文學分析融入經營理念?關鍵在於──一般經營學只計算一天裡顧客喝了幾杯咖啡,人文學卻會分析顧客喝咖啡時的體驗!
企業站在「生產者立場」,著重於開發商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重視消費者、使用者的個人化差異,聆聽他們的意見與立場,滿足其需求才是關鍵。透過以下的實例,你將會發現「人文學」對於企業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高雅與高品質」:追求高質感,展現企業、產品本身的人文要素或工匠理念「工匠理念」與「追求風尚」就是賈伯斯所擁有的人文素養,APPLE透過對人類的深入了解,研發出即便沒有說明書也能順利操作的iPhone。
◎「倫理與道德」:展現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內部的信任與向心力鞋子品牌TOMS風靡全球的最大原因是:「你每買一雙鞋子的同時,就會捐出一雙鞋給貧困的孩童。」雖然企業捐得越多、社會觀感就越好,善行的選擇權卻只由企業獨占,不過TOMS找到了企業與消費者一起行善的方法,邀請他們一同感受捐獻的滿足感。
◎「以人為本的觀點與對他人的理解」:透過使用者的視線,開發出適合他們的商品當愛迪達發現營收中只有5%是為頂尖運動選手製造的產品,其他95%則來自一般消費者後,他們將焦點從「要怎麼販賣商品?」轉為「對大眾來說,運動的意義是什麼?」並著手研發其他運動品牌不感興趣的瑜珈、健身房專用服飾系列商品,甚至與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推出聯名運動服,成功抓住大眾消費者注重時尚與「為了健康而運動」的心理。
本書介紹數十家企業成功掌握人文學觀點——「技術應該要配合人」,成功調整企業體質的案例。
生產的核心是製造大眾需要、具有價值的產品。沒有考慮消費者觀點,像是泛泰、Segway、Google眼鏡等產品,最終結果不是減產就是停產。而人們選擇的產品則可以持續生產,未來就是爭取消費者選擇的競爭,而這競爭的關鍵就在於企業人所擁有的人文素養能力。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