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旅途:一段走了四十五年的母女和解之路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9267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和媽媽關係變好後,發現自己竟貪戀起人生……
透過一段段的旅行,重新記錄自己與媽媽過去的對立與現在的和解過程,才明白,在這些無形的心靈對話之中,用彼此的眼光去調整矛盾、修正心態,才能擁抱母女間的差異,圓滿過去未竟的遺憾。
  本書作者張瓊齡是個活躍於國內外非營利組織、渾身充滿淑世能量的奇女子。她自小便有強烈的道德潔癖,偏偏爸爸是個傾家蕩產的賭徒,媽媽為了償還賭債及一家生計,則賣檳榔、設電玩……賺盡令她難堪的「髒錢」。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她自上小學第一天便省吃儉用存下每一分零用錢,終於在十六歲以升學為計謀「冠冕堂皇」地離家,同時暗自立誓:今生若有辦法,就再也不回頭了!……直到三十三歲她才發現,若不能處理好跟家裡的關係,她是不可能真正快樂起來的。
  旅行經驗豐富的她,在一次不得不帶媽媽出國的五天中,發現母女竟能24小時相處卻不吵架……她總算找到了跟媽媽的和解之道──透過旅行帶離媽媽的主場優勢,並以循序漸進的九個境界(招數),讓媽媽參與她豐盛遼闊的公益世界。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她是以幾近百折千迴的心路歷程才終於跟媽媽日益靠近,但媽媽卻始終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在愛著孩子,從來沒有改變……
  ★一對價值觀南轅北轍的母女,一場走了四十年的和解旅途
  一個急欲想擺脫令她窒息的原生家庭的女兒,從充滿自卑與缺陷的童年開始,便計畫以升學為由,合理逃家。媽媽對子女的期待,與子女對家庭的不滿,兩相擦撞所造成的鴻溝落差,導致母女兩人的隔閡。
  回頭看與媽媽的鬥爭,是一條淚痕與血跡斑斑之路。個性強勢的兩人,兩相碰撞,必定兩敗俱傷。然而,當自己在社會上幫助了這麼多的人,為什麼卻無法回頭好好的梳理自己的母女關係呢?
   書中內容便從「跟團旅行」開始再到「半自助」、「全自助」的旅行規劃,並且透過貴人(賴佩霞)相助,解開母女間盤根錯節的心結,循序漸進地看著身處鴻溝兩端的母女,如何透過不同形式的旅行與女兒的自我反省表述,找回對彼此的親密與依賴。
  本書附錄瓊齡訪談媽媽的親密對談,讓整本書呈現除了女兒單方面的自我表述之外,媽媽一路上在面對旅行(和解)的過程中,有怎樣的心情?是否也是緊張,甚至充滿開心期待?可愛的母女對談,溫馨上演!
  經過旅行相處之後,才能懂得「尊重媽媽,讓她做她自己,讓她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她的孩子。」或許因為長年累積的隔閡,導致某些表達愛的方式,不夠細膩, 然而只要記得彼此相愛,只要女兒願意伸出手,母親與女兒,不管時間多長,永遠都能和好。
本書特色
  在閱讀中反觀自省,我們更能看見某些切身相關的瓶頸,每對母女都有形式不同的母女情結,或許女兒總對母親太過自信,潛意識地相信母親對自己的愛太多太重,因此女兒的冷漠與叛離,都不會使其回收她對我們的愛。然而,我們總是忘了,其實母親也需要女兒的傾聽與需要,這才是她們幸福的來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