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有關醫學的100個解答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86465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據史料記載,有這麼一個古代名醫扁鵲論醫術的故事。
有一次,魏文王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哪一個醫術最高?」
扁鵲回答:「長兄最高,仲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接著問:「為什麼?你能說清楚一點嗎?」

扁鵲回答說:「我長兄治病,是在病症還未表現之時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醫術只有我們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氣根本傳不出去。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時就把病人治好了,一般人以為病人得的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氣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我扁鵲治病,是在病情嚴重後才治,別人見我割肉切骨,動作頗大,就認為我醫術很高明,我也因此而聞名於天下。其實,比起我長兄與仲兄來,我的醫術是最差的。」

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當代名醫陸廣莘先生云:「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後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於養生學,「中醫」屬於保健學,或都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治未病」是健康的醫學觀,是古代醫家幾千年來在預防和治服瘟疫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科學思想。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利用醫學常識進行養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醫學知識是關於人體本身的科學,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很多人都說「沒有健康,一切都是零」。可是奇怪的是,很少有人專門去關注醫學知識。比如說,有的家庭裡,孩子咳嗽發燒或者拉肚子兩天不好,全家就慌了手腳、亂了方寸,抱著就匆匆往醫院趕。到了醫院掛了耳鼻喉科,等了好長時間,醫師卻說該掛胃腸科。家長只好帶著孩子重新掛號排隊,終於又輪到了自己,醫師只是簡單摸摸肚子、看看舌苔,就下診斷說:「這孩子消化不好,回去吃點山楂就行了。」這還是遇到了負責任的醫師。如果是那些不負責任的,他就開了好些各種各樣的藥,讓孩子吃上一個星期觀察觀察再說,孩子沒什麼大病倒也罷了,但如果孩子有大病卻因此被拖延了,這麻煩可就大了!

其實呢,孩子就是吃多了消化不良,只要餓兩頓就行了。如果有基本的醫學知識,哪裡用得著這樣大動干戈?你對寄生蟲了解多少?如何防治流感?雙腳有什麼秘密?你知道名揚中外的醫學家有哪些嗎?你知道華佗為什麼名揚四海嗎?我們這本書就是要「上醫治未病」,利用100個小問題,述說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醫學常識,把疾病杜絕在門外。一本小書,讓您遠離疾病,保持身體健康與活力,您還有什麼理由不趕快翻閱它呢?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