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2011古絲綢之路:亞洲跨文化交流與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1455115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南華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爪哇、蘇門答臘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一些貿易中心和城鎮,曾是連契印度、中國和日本的古絲綢之路要衝,也是絲路沿途商旅和僧人的主要停泊站。近期南中國海周邊和印度洋沿岸海陸遺址的考古發掘,這些來自於陸上和海底的文物,呈現出許多的相似之處,體現了人群與區域間多層面的交流和跨文化的影響。其中一些發現顯示了中國在早期東南亞貿易據點中的積極作用;其文化互動痕跡也廣泛反映在商業、社會和宗教領域。
"廉鳳講座"於2011年展開了規模盛大的《亞洲跨文化交流與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跨文化交流的視角,廣泛探討東南亞區域間的商品流通與觀念互動。
現將此次研討會的20多篇論文集結成冊。全書共五篇,分為第一篇"文化載體--紡織品貿易傳播的藝術";第二篇"陶瓷之路--海上貿易的主體船貨";第三篇"鑿空拓土--陸路及海路的貿易線路";第四篇"格物攬形--東西交流的文物觀察";第五篇"西風東漸--佛教的傳播與影響"。
本書由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出版。
"這是一條既有形、又無形的路。它在陸地,也在海洋。它跨越了國界,鏈接了世界,貫穿了歷史,溝通了文化,促進了經濟發展、密切了人類的交流和遷徙,見證了文明的對話和融合。它在語言、宗教、科學、藝術、工藝、商貿、醫藥、食物等領域上的貢獻,遠超文字的記載。"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